内容详情
2021年06月16日
湖西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历程、地方特色与历史经验(一)
阅读数:723
文/赵本宇
湖西革命根据地位于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东抵津浦铁路,西至菏(泽)商(丘)公路,南起陇海铁路,北达济(宁)菏(泽)一线。因其地处苏北、鲁西南的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湖以西地区,故称湖西区,包括今江苏省徐州、河南省商丘、安徽省宿州和山东省菏泽、济宁、枣庄等市的大部或部分地区。
从1938年7月徐西北区委与鲁西南特委合并组建苏鲁豫特委,到1953年7月湖西专区撤销,湖西区先后存在16年时间,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与新中国建立初期三个历史阶段,是一个诞生于特殊年代、特殊地区,历经特殊时期,富于特殊性质和贡献的地方革命政权,是一块蕴藏红色基因、镌刻英雄史诗的土地。1953年8月,湖西区完成历史使命,淡出政治舞台。
蕴藏红色基因,镌刻英雄史诗。在艰难曲折的革命历程中,湖西党组织领导的革命斗争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点,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
一、湖西根据地的发展历程
(一)初创阶段(1938年5月—1938年12月)1938年5月19日,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13日,徐西北区委与鲁西南特委调集苏鲁豫皖边区10余县地方抗日武装1000余人,在丰县华山镇尹小楼会师,组建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又称湖西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李贞乾任总队长,王文彬任政委,这是湖西地区第一支统一的人民抗日武装。
义勇队成立之初,便在李贞乾、王文彬的率领下,端起洋枪土炮、挥动长矛大刀,先后在马良集、华山、黄庙、河口、鱼台等地重创日军,一次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强化了湖西军民的战斗意志和抗战决心。
到1938年底,义勇总队已经发展到近30个大队,拥兵5000余人,建立了大小不同的若干活动基地或小块抗日根据地,从而为全面开创湖西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鼎盛阶段(1938年12月—1939年5月)
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湖西根据地面临日军重点进攻、国军限制发展的双重压力,斗争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于是,党中央决定派遣八路军主力入鲁,巩固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
根据中央指示,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命令115师343旅685团挺进苏鲁豫皖边区。1938年12月9日,685团在团长彭明治的带领下,由山西东南出发,于12月27日到达湖西丰县、单县边境,而后奉命改称苏鲁豫支队(简称“苏支”)。12月29日晚,在湖西地方抗日武装的配合下,苏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首战丰县首羡镇崔庄、韩庄,一举歼灭了湖西地区最大的汉奸武装王献臣部,毙、伤、俘伪军800余名,从而扫除了湖西抗日根据地发展的一大障碍。
1939年元旦,苏鲁豫支队和湖西义勇队在欢口镇的肖庄会师。为建立一支由山东分局统一领导指挥的游击兵团,湖西义勇队随即编入苏鲁豫支队。在此后短短半年时间里,苏支作战70余次,歼敌近3000人,至1939年5月即创建了下辖22个县、方圆400多公里、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湖西抗日根据地。苏鲁豫支队由初到湖西时的3个大队2700余人扩展到6个大队近9000人,成为一支兵强马壮、驰骋湖西的抗日劲旅。
1939年5月,山东分局决定将苏鲁豫特委扩建为省级建制的苏鲁豫区党委。不久,湖西地区党组织由1938年底的10余县扩展到20多个县,党员人数也由1200余人猛增到1万人左右;先后建立鱼台县和铜北等两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并成立青救会、妇救会、农救会、工救会等民众抗日团体,参与民众多达十七八万,把湖西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推向了一个空前鼎盛的阶段。
(三)“肃托”阶段(1939年8月—1939年11月)
1939年8月,正当湖西抗日局面蓬勃发展之际,不幸发生了骇人听闻,并最终惊动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肃托”事件。隐藏在湖西中共组织内部的暗害分子,即湖边地委组织部长王须仁与苏鲁豫支队第四大队政委王凤鸣,假借肃清党内“托洛茨基匪徒”之名,将湖西地区五六百名区以上党政军干部集中隔离审查、限期自首;并采取非刑拷打、指名问供、有供即捕等诬陷手段,将其中300余名优秀干部以“托匪”罪名残忍杀害。苏鲁豫区党委统战部长王文彬、军事部长张如、宣传部长马霄鹏等,均牺牲在这一惨祸之中。
11月初,八路军115师政委罗荣桓闻讯后,亲临湖西制止并进行初步处理。事件从发生到被制止,历时三个多月,使湖西地区党政军及群团基础遭到严重破坏,湖西根据地由20余县缩小到仅以单东为中心的狭小地带,成为一个“一枪能够打透”的根据地。湖西“肃托”事件是一起重大的历史冤案。事后,党中央对被错杀、错处理的同志与受株连的家属子女予以平反昭雪,对无辜牺牲的同志一律追认为革命烈士。
(四)接续阶段(1939年11月—1953年8月)
1939年12月,苏鲁豫支队一部由副支队长梁兴初率领开赴鲁南,编为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1940年6月,苏支余部由支队长彭明治率领开赴苏皖边区,改编为新四军3师7旅,湖西防务由八路军黄河支队接替。苏鲁豫支队在湖西地区战斗一年半,为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湖西军民开展地道战、游击战,阻滞国民党军队北上,策应刘邓大军南下,全力支援淮海战役,迎来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湖西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抗美援朝、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互助合作等运动,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直到1953年7月湖西专区撤销。(未完待续)
《湖西日报》悼念李贞乾等烈士专刊
丰县革命纪念馆西馆大门
湖西革命烈士陵园李贞乾烈士墓
丰县革命纪念馆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