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1年11月03日
一代名贤董令矩
阅读数:3106
图/文 许砚君
丰县历史人物中,生活在明末清初的董令矩是比较特殊的一位,清代县志对他的记载虽则寥寥几笔,却描绘出一位退休官员十数年不入城市的高致情怀。而董令矩与同僚兼好友宋杰之间的故事,颇具有传奇色彩,至今在丰县坊间口口相传。
董令矩,字季方,明代丰县永安里(今欢口镇)人。董家在丰县是世家大族,元末迁居丰县后原住襄田里蒯庄(今董集村)。到他的父辈时,因为在永安里置有别业,所以就在其地营宅居住,渐渐形成村落,即今天的欢口镇董寨村。
董令矩于万历间以例贡身份入仕,出任鸿胪寺鸣赞一职。鸣赞仅为从九品小吏,但这个职位却掌管殿朝廷朝会等行礼时的傧导赞唱等。这个与朝廷礼仪有关的职务,实际上把董令矩变成了皇帝身边的近臣。从一介布衣,一跃登入庙堂之高,与之生活工作相关联的大多是朝廷大臣乃至皇室,董令矩的宦业还是令不少人羡慕的。当然,他也在此岗位上,兢兢业业,至崇祯十二年,升任为光禄寺大官署署丞(县志记载其官职为鸿胪寺少卿是错误的),秩从七品。虽然升任大官署署丞,仍然命他办理鸣赞之职,应该说,对于鸣赞典礼诸事体,董令矩“展采司宾,允正九仪”,已经得到了朝廷的充分认可。同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颁给圣旨,授给征仕郎之衔,并封其妻朱氏为孺人。
也许是看透了朝廷的昏暗已然不可救药,崇祯十三年,董令矩申请归养得到批准。他回到丰县后,率领族人创建宗祠、创修族谱、修葺祖林,在哪个年代里,这些都是有关世教风化的大事,而董令矩领衔,其德望可想而知。
崇祯十七年甲申,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覆亡。如此的大事,让董令矩这位前朝旧臣心情黯然。
鼎革后,满清的铁骑继续南下。这时候,董令矩的一位旧日同僚好友宋杰出场了。
宋杰,字瞻明,祖籍浙江余姚县,寄籍顺天大兴县。他也是由贡生出任鸿胪寺鸣赞,恰好与董令矩同僚。二人相见恨晚,由同僚发展成知己之交。在一次朝会上,二人同时主持典礼仪式。此朝会非等寻常,董令矩由于匆忙,竟然把朝会仪式上所执用的笏版落在官舍。朝会即将开始,回去取笏版已是不可能,而在朝会大典上,主持礼仪的臣子竟然忘记必须要秉执的笏版,非同小可。而宋杰不动声色,于僻静处将自己的笏版一折为二,返回朝堂,偷偷将另一半塞给董令矩,董令矩心会神领,终于化危险于无形。二人友谊由此更加深厚。
崇祯十二年,宋杰由鸿胪寺鸣赞调任南直隶宿迁县县丞,不久升为宿迁县令并兼署盐城、桃源县二县事。顺治二年,清兵一路南下,宋杰见大明大势已去,便放弃了守卫宿迁,率全家人走水路向北京进发。船到山东鱼台县南阳镇(今属微山县),寓居旅社。见沿路兵纷,南北道梗,又思忖“大兴宅第既为他人居停,欲携眷归浙,事由非易。”这个时候,宋杰想到了丰县同寅夙好董令矩。
于是,宋杰修书一封,把自己现在的情景遭遇简要叙述,遣人送至丰县董令矩家中。董令矩见信,吩咐家人套上马车,即刻赶往南阳镇。丰县永安里距离鱼台县南阳镇虽不足百里,当董令矩出现在宋杰的面前,二友晤面执手,宋杰已无语凝噎。
董令矩把宋杰一家接到丰县,二人在家中杯酒相乐,忆往昔,话旧游,早已无意于外界的纷扰局面。在董令矩的挽留下,宋杰一家在丰县定居下来。董令矩还把自己的一处田产以一文钱的价格转让给友人,这就是欢口镇宋寨村的肇立之源。
自兹后,两位看透了人间世情的友人,在丰县永安里形影相随,难舍难分。每相聚,董令矩送宋杰至家,宋杰复送董令矩还家,如此循环相送,终不是办法,最后二人决定,在两家来回的路上立一块石碣,相送不过碣,这就是丰县欢口镇一代津津乐道的止步碑的来历。
宋杰的后代中有宋杞,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福建布政使司参政分守建南道,是县志漏载其后来的历官。宋氏家族后来也人才济济,形成了望族。
光绪《丰县志》的修纂者之一的李荫苓为董令矩撰写了一篇传记,其中言道:“分虽贵,心则谦;事虽繁,气则静。与乡里接,蔼然可亲;排难解纷,见闻悉化;坐卧花圃,诗酒舒怀,得世外远致。至家祠、族谱、祖墓,则一一经理不稍缺。年七十三以寿终,闻者痛哭不已。”传记中还说他:“贵不骄,富不侈,官箴是懔,家政惟严,分润戚里,有余惠。苓闻之感慕深。二百余年,口碑不绝,非实德入人深,何令名如斯之永!”二百余年口碑不绝,李荫苓先生对董令矩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附:重立董宋二公止步碑记
二公者谁?董公季方、宋公瞻明者也。止步碑者何?纪二公之谊且为后人劝焉。
董公讳令矩,自始祖迁丰已历九世,以贡士释褐,官鸿胪寺鸣赞,升至光禄寺大官署丞。治绩熙然,龙章宠锡。公于崇祯十三年回籍。家居不入城市,终日坐卧花圃,诗酒舒怀,乐世外雅趣。今董寨、董庄董氏之肇兴祖也。
宋公讳杰,浙之余姚人也,寄籍大兴,由岁贡入仕,亦官鸿胪寺鸣赞。崇祯十二年外任宿迁县县丞,旋升邑宰并兼署盐城、桃源二县事。史可法阁部曾按漕入其境,得见乱世昇平景象,为之嗟叹不已。顺治二年,清兵略江南,欲黄冠归,苦军兴道阻,念凤城永安里同寅夙好董公在籍家居,遂来寓。今宋寨宋氏始迁祖也。
二公之乡居也,远案牍之劳形,亲自然之野致。前同僚、后同里,出同行、归同影、饮同宴、乐同声,乡人望之若二仙焉。田园房宅,相接密迩。每诗酒畅怀,肺腑论道,虽夜深不倦。此公欲归,彼公必随,往来相揖,竟不忍别,遂商于两村间立石以止步。后人望石而叹曰:古有陈雷胶漆,肝胆相照。今有董宋莫逆,高山流水。宋公有折笏援手之情,董公有文钱赠产之义。而数百年来,董、宋两族代代交好,庆弔不绝,亲若手足,可谓孝友世家之典范也。
丰为汉皇故里,丰人崇儒尚武,且自古民风淳朴,重情重义。今董、宋二族复立二公止步之碑,追先贤也,昭旧谊也,启后人也。二公云天高谊,岂惟两家之光欤?实吾丰人之羡矣。二公事迹虽传百千世而罔替,吾知其必然也哉!
光绪董氏谱所载崇祯十二年颁给董令矩圣旨文
崇祯十二年颁给董令矩父母圣旨
董令矩画像
董令矩创建的董氏家祠内重梁起架
董令矩上朝所用象牙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