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1月19日

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冯屯村志》

阅读数:778  

文/徐放鸣

编者按:2018年初版的《冯屯村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丰县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村志,这部书开了丰县村史编纂出版的先河。兹后,该志又以仿古印刷装订,再创丰县以古籍形式出版村志的先河。志书出版后,先后被国家图书馆、江苏方志馆、徐州图书馆等收藏并得专家与学者的好评,尤其是全国著名学者、江苏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徐放鸣先生的评语,更能展现出《冯屯村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价值意义,本报特刊此文,以飨读者。

村庄,是社会的细胞。记录村庄的形成、发展对于传承文明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丰县《冯屯村志》的出版具有典型意义。

一、村志出版的意义

盛世修史修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传统,也是当今城乡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徐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底蕴深厚的文化积累,需要不断的弘扬和传承。村志作为地方史志的基础性材料,具有其丰富性和独特的风貌,构成了地方史志的丰富形态和有力支撑。尤为可贵的是,在“官修”史志之外,用民间力量编修村史村志,为地方史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当年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考察苏南的一个典型村落——开弦弓村,写出了享誉国内外的名著《江村经济》,通过一个村庄来观察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创造了社会学研究的一个范例。

《冯屯村志》记载了苏北农村一个村庄近六百年的历史,而且还上溯到上古时期的姓氏源流,同样具有典型意义。我认为其意义至少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体现。

第一,历史的意义。《冯屯村志》为地方史志工作提供了典型个案,为谱牒学研究提供了生动的案例。书中用述、记、志、图、表、录等形式再现了冯屯村的历史传承和现实风貌,让我们从中及小见大,了解了苏北农村发展的历史进程,例如吃水用水方式的变迁,又如婚丧嫁娶民俗记载和各时代风貌,具有深刻的认知价值。

第二,文明传承的意义。乡村承载着中国人的故土情思和浓浓乡愁,也承载着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乡村文明,其中的精神意蕴维系着乡亲的乡土认同,构成了凝聚村民的“想象的共同体”。通过村志来记载传统,传承乡村文明,可以在历代乡贤的精神接力中发挥对后辈的文明陶冶作用,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

第三,促进乡村发展的作用。新农村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生活富裕,而且有精神实际品质提升的内容,村志的编纂可以凝聚更多的四方乡亲共同关注家乡建设发展,从诸多方面对家乡给予支持帮助,这有助于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多方合力,具有充分的示范价值。

二、村志编纂的特点

在于盛庭老师等专家的指导下,《冯屯村志》的工作班子历经三年辛苦,广求资料,精心编排,拿出了具有较高水平的村志文稿,形成了如今大家看到的版本。我阅读之后,感到有三个特点。

一是叙述细致,记载祥实。于盛庭教授在《序言·二》中强调本书遵循“客观公正,据事直叙,忠于史实”的原则,这是一部史志,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神特质所在,也从中显示了编著者的敬业之心,严谨的态度,确实值得称道。

二是体例完整,形式规范。村志凡十一卷,述及姓氏源流,自然环境,历代隶属,清末以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人物,名胜古迹,风俗民情,家谱家训,大事记等内容,全面展示了冯屯村的历史话章,古今变迁,在形式及体例上体现了村志编撰的传统风格。

三是图文并茂,历史感强。村志的装帧设计古朴大气,历史图腾,嵌印篆刻与竖排版的文字巧妙融合,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从中感受到村志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