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29日
听雨者的情怀
——读王为中先生的文集《听雨》
阅读数:610
王景陶
王景陶,字菊人。文艺评论家、作家。1979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在各级报刊发表230多万字作品。40多年来只为徐州作家写评论,计阅读近万篇(部)徐州作家作品,点评310多名徐州作家。有《菊放人品》《菊笑人生》《菊香人雅》《探文思艺录》等专著问世。2022年10月被徐州市作家协会、徐州市评论家协会授于“德艺双馨文艺评论家”荣誉称号。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世人喜听雨者甚众,或爱听雨打芭蕉,或迷雨润纱窗,或感雨滴梧桐,或恋雨扫残荷,不一而足。听雨者们各有各的情怀,各有各的思绪,有人听出诗意,有人听出幽怨,有人听出雅致,但真正被称为“听雨者”的唯蒋捷一人,这位“宋末四大家”之一,被称作“樱桃进士”的南宋遗民,衰败的时代为他涂上了一层苍凉,遗民的身份赋予他一份悲怆。山河易色,是他一生的所见所闻,故而那首《虞美人·听雨》中,他听的是人生苍楚悲慨,听的是时代的沉浮兴衰。这位竹山先生因此一词盖过温庭筠《更漏子》、万俟咏《长相思.雨》,甚至超越了苏泂“一夜雨声清似玉,半窗梅影淡于秋”的典雅清丽,亦别于纳兰性德的“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的凄清愁苦。蒋捷于雨中因个人遭遇折射时代光影的手法被延续下来,至20世纪70年代,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篇《听听那冷雨》,就更详细、更复杂地释放了听到清明冷雨的情感,他的雨中有中国文化的神髓,有故乡鸡鸣犬吠的温馨,有自己心灵的浅吟低唱,但仍摆脱不了雨意凄凉、心灵凄迷、情感凄楚。
难道雨声送来的都是这种情思?都这般沉郁?都如此情怀?拜读完王为中先生的文集《听雨》,心胸为之豁然开朗,情绪为之明亮朗畅,因为为中先生对这种人生雅事、释放情怀的境地有更深、更新、更广阔的认知。为中先生完全摆脱前人听雨的桎梏,他一反蒋捷的苍凉,易安居士的幽怨、温飞卿的相思、万俟咏的愁绪、纳兰的苦闷、余光中的愁肠。这位新时代的听雨者赋予雨新的形象、新的意境、新的情感,他听出的是时代前进的脚步声,是社会氤氲的温热。他的雨声中有丽日朗月明星,有红花绿草清流,有生命的勃发,有情感的激荡,有文化的诠释,这些全来自他那异于古人的情怀。
春雨如母亲的乳汁哺育天地万物,使之生机勃勃,也滋润着为中先生的心灵,使他具有了怀念故乡亲人的挚爱情怀。文集第一辑几乎全是自己对故乡风俗、人情、亲友、景物的怀想与描绘,《乡音未改》等八篇作品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家乡民俗画卷,熟悉的民间风情、鲜明的人物形象、准确的细节描写三者相映成趣,既全景式地反映了家乡的点点滴滴,更在如此清晰准确的描写中窥见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车过赵庄集》由实写入手:肩挑背驮的人们、琳琅满目的货物、直冲云天的喧嚷,汇成一幅盛世新“清明上河图”。但为中先生并不满足于此,他从容叙述赵庄的建筑、历史,回溯其对革命的贡献,古事今人融洽地交汇于一集市,历史与现实交错于一文章,既可显为中先生构思功力,更可探知对其情感之深。它不是实景写生,也不是相机镜头,它凝聚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寄寓着作者对故乡的挚爱与眷恋。集市上种种景象,形形色色人物的活动、语言,都似夏季田野那样多姿多彩,给人一种永远逛不够的集市、永远看不完的故乡风物的感觉。这字里行间,有一种蓬勃的气息,有一种故乡的温馨,有一种生活不息的旋律在回响。《乡间的吆喝》声音与画面被情思黏连的完美无缝,浑然一体,造成一种活泼的极具烟火气味而又和谐的意境,再加上质朴明朗的语言,以及从民间土壤散发出的馨香气息,使文章具有了诗歌的神采、诗歌的气质、诗歌的韵味。《咱们吃糖吧》通过化学老师吃做实验用的糖,反应那个时代的一个侧面,并以自己吃糖的情态抒发感慨,表达见解,在直陈其事的基础上直抒胸臆,展示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小事有了大意。其余几篇如《吃大席那些事儿》等,均具有非常浓郁的生活情趣,故乡的各类人物、种种事件、不同语音,一切都自然而然,如行如流水,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迹地展示给读者,真是信手拈来皆成文章。看似信笔由之,却又不是漫无边际,在乡情的田野上,为中先生的思绪驰骋,情感澎湃,兴味盎然。而且它们都具有平和恬淡的文体风格,思乡之情深蘊于朴实的文字之下,含隐于舒缓自然的语言之间。笔淡情浓,意味深长。淡淡的笔墨掩盖不住这位听雨者的深厚情感。当然,这情,也是广阔的,除了对故乡的怀念,还有对那平静、祥和、欢乐生活的留恋及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然,为中先生更思念的是故乡的亲人。《杏树下》写二姑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也洒满了时代的阴影与阳光。《千银哥》是当代年轻人的写照,坚韧向上,乐观向前,但命运无常,读者读罢会自然涌出感动、钦佩、叹息等复杂情感。它们所叙尽管全是家庭、个人的生活琐事,然而其意义却超越了家庭与个人,文章充盈着家乡亲友的生存状态,揭开社会生活的一角,留下时代的痕迹,有着充足的认识意义。
家乡是人生之根,怀乡就成了文学创作中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而对于读书人来说,他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情。因远离、少归乃至无归于家乡而引发的乡愁,不仅是地理的,也是历史的,更是人伦的;不仅是客观的,更是主观的,它应该有着深厚的真诚的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愈加浓烈、更为深沉的情感,也会在各类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与抒发。为中先生这几篇佳文即如此诞生。
夏雨滂沱,充满了澎湃激情,浇灌着为中先生的胸襟,于是他有了放眼天际的辽阔的爱国情怀。这情怀如暴雨般激荡,如雨后彩虹般艳丽。他怀念为新中国建立而牺牲的革命先辈们,《家书如雪情如枫》《畲族雄鹰蓝阿嫩》《我为什么会写谢晋元的两封家书》等三篇都是为中先生满怀热情歌颂革命先烈的佳作,它们资料翔实,情感真挚,构思巧妙。前文以彭雪枫的家信作为贯穿全文主线,也成为全文灵魂之所在。其间既有普通人对爱情的忠诚,对家庭的责任,也有更宏伟的愿望。书信的魅力在于家常、真实,是内心的倾诉,富有生活的亲切、情感的温度。读者从中即可察家事之纤,亦可探心曲之秘。这心曲即是烈士对革命的忠贞,对理想的追求,对信仰的坚定。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所谓“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浪漫以及浸润手泽的书信之暖,只能让作者与读者于怀想中怅然回眸了。颂扬蓝阿嫩一文,则从一信一电入手,简要而充满热情地叙述这位革命雄鹰,从一个牧童成长为革命干部,并壮烈牺牲在淮海战场的经过。这个由奴隶到将军的过程是一位共产党人成长、成熟的过程,是中国人民斗争翻身经历的艺术表现。全文基本在追溯史实,用艺术热情与革命热情一线贯穿,编织成妍丽的艺术花环。这种精巧的构思谋篇,避免了多种场景的铺陈展叙,而将上下几十年、纵横数千里的内容浓缩在短小的篇幅里,使作品显得集中、简洁、严谨、凝炼。《美国记者眼中的延安》选取角度巧妙,引用两位美国记者对延安印象的原文开头,以引发读者的兴趣,然后概括介绍延安的历史地理等自然情况,当然,其核心内容则是革命政府进驻延安,使其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其间还生动叙写了中国共产党领袖们的风采、神韵及生活,让人仰慕。此文以及《鏖战王双楼》《国士无双》等,都是既有概括的叙述,也有具体的描写,还有精彩的议论,及深沉的抒情。叙述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描写生动准确,形象鲜明;议论,议而不空,言之成理;抒情,真而不虚,热爱为根。多种表现手法的交错运用,较充分地体现出夏雨那如进军战鼓般的音响与激情。
为中先生倾听着那缠缠绵绵的秋雨时,想必为这情人絮语般的柔婉所陶醉,他一任这清长纤净的雨丝所牵引,透过雨帘,他悠长的思绪接千载、驰万里,使他有了鉴史、阅世、览景诸般更广袤、更高远的情怀。这类作品让我们看出他对某些历史时刻的人与事有着持续而深入的关注与思考。并且努力通过写作将之呈现。这里有集坚定、淡定、安定为一身,无愧人母、无愧人生、無愧“孝定”谥号的太后李彩凤;有知徐州时抗洪水、建黄楼、掘石炭、留诗文,全心全意恤民、爱民、惠民、敬民的大文豪苏东坡;有河决蟠龙集时人们穿无衣、吃无粮、住无房,背井离乡、卖儿卖女、饿殍遍地的凄惨悲苦。这些文章因资料厚实、论证有力、描述形象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几篇历史题材散文,不是历史虚构,而是历史审查,是历史人物的美学化和历史事件的警醒化。包括《雁叫声声到蒋家》《崔老家的传说》对“蒋家”“崔家”的描述,都是让那些或掩藏在历史褶皱里的小人物或昂扬于当代人们情感中的巨人,都再次走到前台,让他们再现或渺小或高大的形象,进而重视那个时代的背影,使人们认知了当时历史的一个侧面。
为中先生书写苏东坡,实是引古人之精神,接通现代人的心和眼,使读者心有所安,眼有所归。这就是由史至今的便捷通道。当为中先生的思绪由千百年前回到现实,并深入阅读当前人世各种况味时,我们就有幸阅读到了《通道》《合力》《人来人往》等作品。《通道》在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中蕴涵着当代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他们身上或周围所发生的事件则为作者的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全文明写各色人等上学、就业、创业、农民生存等真实情况,这种通道阻且长的状态实是人生之路,它颇多曲折坎坷,需艰辛拼搏才可能走向光明。此文证实为中先生很留心生活,也善于咀嚼生活。全文虽放开笔墨,对生活几乎是全面铺展,但却不是散漫无边。散文的构思重要一条就是寻找恰当的穿珠之线,本文的这条彩线就是“通道”,有了它,文章才显得既自由舒放,又脉络显豁,纹理连贯,没有繁沉拖沓之感。优秀的作者会随时记录下灵光乍现的思路,时刻保持创作的敏锐之心,这从《人来人往》中可以看出,此文以为中先生当文明交通志愿者的角度,去观察人间百态百事。他完全靠观察、揣摩与想象,对采撷的人事或直接交代,或间接反应,既把客观事实清清楚楚地摆在人们面前,也将感情之泉自自然然的渗入读者心中,从而达到折射现实的目的。《合力》则以当前抗疫为大背景,叙写了人们如何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驱除疫魔、夺取胜利的情形。他虽然表现的是当下重大现实题材,但却侧重于呈现日常生活化的个人状态,当然内含着与时代潮流息息相通的主体意志,表现出为中先生“化大为小,化重为轻”的构思特点。
为中先生文学修养深厚,他笔下不仅盛开散文之花,也不时涉足小说领域,《老人与狗》《拟任处长》两篇小说同样是扎根现实土壤的佳作。前者通过退休工人老黄头与一条叫“贝贝”的狗的相互依存的感情,反映了老龄化社会中一个重大问题:如何对待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他们的生活、生命状态引起人们极大关注,通过文学作品反映这个问题,自然是为中先生爱心使然。后文则表明了坚持并发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重要性,这既是党中央的号召,也是人们生活必需的行为。在这两篇小说中,为中先生没有直接出面阐述道理,也没有画龙点睛之笔,但在全篇洋溢着的自然和谐的气氛中,在鲜明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中,倾注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现实的关注,也间接地寄托着他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秋雨濛濛弥漫人间,雨帘悠悠遮不住高山清流,为中先生于秋雨中听出了天地自然的阔大深远、峻峭幽丽。他的目光投向《浮来山上》《山那边,水那边》,他的足迹《一路向南到眉山》,这些旅游风景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向读者展示的不仅是自然,更是社会;不仅是景物,更是人物。他们由景到人,由现状追溯到历史,都是在表现人的性格、人的作用、人的际遇,从而把主客观有机融合一起,使人在观赏景物的同时,体味到人类社会的种种情理。它们也都展示 了散文最必需的两个根基:一是描写客观的真实,二是抒发主观的真诚。为中先生的散文体现了他真情待人、深情待景、温情对待社会的品性。
为中先生感触到的冬雨是冷凝深邃的,甚至有点冷硬,但却最能刺激他冷静的思维,凛冽的气息促使他深长思索,催醒他睿智的思绪,于是有了辨析人、事、文的哲理情怀。《长相》对人的外貌与内涵、面容与精神的辩证关系作了形象的论证,对内与外这对矛盾的统一体有着深刻而精准的认识,他巧妙地引用罗素、林肯、曾国藩等的人的名言佐证“一个人的脸,是一个人价值的外观”,肯定外物的客观存在,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反映。但全文显然更重视人的“精神长相”,不但引“心有境界行则正,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以证明,而且更深入探讨如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论证逐层深入而相互交融,行文丰富而不单调,虽是议论性散文,但却实而不虚,深而不涩。匆匆过闸口,他思考“心存善念,修毛发善事而利他”的涵义(《过闸口》);读《我们的孩子》探讨众多社会现象及其成因与解决方法(《鸿沟》),这些文章都是以思辨为主导,但自始至终饱含感情,且巧用小说塑造人物、铺陈故事的手法,用艺术形象表达哲思,用理性之笔探幽烛微,不但叙事思理,而且描人生情,其中蕴含着自己的思想与广泛的哲理。人、事、情、理汇成一个整体,既有可读性,又有可悟性,而读者深思更有可塑性。
为中先生的思绪在冬雨清冷的敲击中不仅在生活中活跃,也延伸到文艺作品中,读他评价文学艺术类的作品,会感受到他文学修养的深厚。他不仅是描叙生活的高手,也是品评艺术的方家。文集中有几篇文艺评论,读来也令人受益匪浅。在《含蓄》一文中他旁征博引,讲到古人们性格含蓄,彰显腹有诗书之美;做事含蓄,表示其“温润如玉”之雅;文字含蓄,揭示文学语言之妙。其他诸如书画、音乐等创作中的含蓄技法,为中先生如数家珍,从容不迫一一道来,让人增长知识的同时,为当今某些粗俗、暴戾、简单、直白的事与人蒙羞。故而他把含蓄当作一种人生态度去阐述,使其有更深刻的含义。由此可见,文艺批评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的权威性和深奥性,而在于它的善美、朴实、宽容、仁慈、深情和真实,也在于它的实用价值。为中先生正是以此为宗旨,对杜长明先生的《从故乡出发》和孙梦、李靖合著的《一任芳华弹指瘦》两本散文集作画龙点睛的评论。他对长明先生的散文归纳三大特点:故乡情深,奠定作品的人文底蕴;细致观察,尽显作品的文学魅力;大胆取舍,铸就作品的意境之美。三者可谓总揽其神髓。而且每一特点,为中先生多作详尽剖析,论之有据,言之成理。作者诚服,读者称赞。为中先生深谙欣赏文学作品,欣赏主客观艺术形象,实际上是批评者和作者、文本的交流与对话,文中有特点的部分和唤醒自己的感觉、经验的部分猝然遇合,这就是文学作品感染力的奥妙。前文已讲过为中先生对故乡亲人的情感,这种情感正是长明先生文集中情感的精萃,它们不是后者唤醒前者,而是两者交融成为一种更强烈的怀乡恋亲的浓郁真情。至此,为中先生的评论自然水到渠成。孙梦、李靖的作品中同样洋溢着这种挥之不去、多方诉诸文字的乡愁,这对年轻夫妇精心挑选家乡俯仰皆有的各种人、物、景及生活状态,展开故乡本真与情感本真的歌咏,并将自己融化在其中,沉浸在其中。为中先生敏锐的体察到并选择这个突出特点作为自己评论的核心,并指出作者对家乡、对世间万事万物由形象提炼出它们的精神气象,“使文章由形式之美渐次攀升为人格之美,精神之美。”这正是孙、李原著的价值所在。为中先生敏感的发现并精准的提取它们作为自己评论的重点,可见为中先生让人钦佩的阅读能力。无论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作者的情怀都决定了作品的高度,作者的知识都决定了作品的深度,作者的品德都决定了作品的温度。因为写作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表达更多的人生经验,为了给读者送去真善美的精神食粮,为了留下时代的印痕,为了彰显当时社会的面貌。所幸为中先生、长明先生、孙李夫妻皆深懂此理,深怀此情,深明此道。于是,他们在文学作品中共鸣,是极自然的事。
相信为中先生,这位“听雨轩”主人,会在漫漫人生路上更用心“听雨”,而且听出更新颖的音韵,更深刻的内涵,更高远的情怀,进而诞生更美妙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