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21日
洒育人之雨露,行温暖之教育
阅读数:709
□丰县常店镇中心小学 史玉芹
我已在教学这条路上行走了21年。最初走上教育之路,是因为没有自己的目标,听从了父母的安排。对于农村出身的孩子,当时考上师范当老师,是一条极好地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境遇的出路。2001年毕业后,我进入了我的母校——我们村头的王庄小学任教。学生不多,但很淳朴;教师不多,但很敬业;教师年龄偏大,但乐于接受新理念。年轻的我,懵懵懂懂地走上了讲台,开始了我的教学之路。
当时,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我清楚地知道,要想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最简单的出路,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因此,我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到教学中去。摸摸索索、磕磕绊绊中,倒也得到了孩子们和其他老师的认可。这种认可,又进而激发了我的教学热情。同时,我也在不停地思考:教育,到底是什么呢?
著名特级教师李希贵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给了我们非常明确的回答:“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首先是一种关爱,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亦需要宽容。老师的宽容,让学生成为一个温暖自己、温暖他人、温暖社会的暖孩子。有了真爱和宽容,教育,便有了温度,学生便能感觉到温暖。温暖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感到很舒适、温馨、安全、快乐、幸福。作为一名教龄二十多年的老师,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努力做到对学生付出爱和宽容,真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春风化雨,让学生在温暖教育中茁壮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慢慢成长。
一、及时反思改进,传递教学温暖
学习课文《刘胡兰》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电影中的视频:国民党反动派先是利诱刘胡兰,承诺给刘胡兰钱、土地,让刘胡兰说出共产党员的名字;接着威胁刘胡兰,不说出共产党员的名字就枪毙刘胡兰;然后叛徒去说服刘胡兰;最后,敌人把刘胡兰押解到了广场上,当着刘胡兰和村民的面杀害了六个民兵。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演出反动派的坏,从而衬托刘胡兰的高大形象,演员们表情夸张,言行猥琐。看到这样的画面,学生们忍不住笑了起来。我感觉到彼时彼刻,学生们的表现和这篇课文所表现的英雄就义的悲壮不相符合,失了对英雄的敬佩,于是脱口而出一句话,冷冰冰的:“刘胡兰就要被反动派杀害了,英雄就要牺牲了,你们这样笑,好吗?”学生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不笑了,但是,看得出来,还是有许多学生忍不住想笑。
出了课堂,脱离了让人(其实是成年人)如身临其境的电影环境,再回想,恍然发觉刚才的处理方式很不好。其实,在学生们笑的时候,我这样说可能更合适:“孩子们,看到了吧,反动派是多么猥琐,多么虚伪,他们的表现,在顶天立地、英勇不屈的刘胡兰面前,是多么可笑啊,连你们都感觉到了。”这样的处理,既站在了学生的角度理解了他们作为一个孩子,看到搞笑的画面时不由自主发笑的年龄特点,毕竟学生年龄较小,看到的多是事情的表面,还没有共情的能力,还不能体会刘胡兰宁死不屈的优秀品质带给观影者的共鸣和震撼,又再次强调了刘胡兰的宁死不屈精神,让学生对英雄刘胡兰的优秀品质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处理方式,少了强硬冰冷,多了委婉温和,更有温度,更能让学生在符合年龄特点的本色表现下,通过老师合适的引导,受到刘胡兰精神的熏陶感染,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样委婉的引导,才能让老师有温度,让学生感受到教学中的温暖。
二、宽容对待学生,营造温暖氛围
宽容,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的意思。去年我带二年级,孩子们都天真可爱。一次,我正站在讲台前整理作业,我们班里一个调皮的女孩子小月凑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你咋长那么胖?你看我们数学老师多瘦,长得又好看。”旁边的孩子们都哄笑了起来。我能感觉得出来,孩子们的笑不带恶意。但我仍然一脸大写的尴尬,师道尊严作祟,正要批评她这样说老师是不礼貌的。转念又一想,她还那么小,审美只分胖瘦美丑是很正常的。于是,我笑眯眯地抚摸着她的小脑袋对她说:“因为你们都很懂事,老师不需要操心,心宽,所以就长这么胖了。说来说去,还是怪你们太懂事啊。”她“噫——”了一声,不好意思地跑走了。周围的孩子们又都笑了起来。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还处于那种童言无忌的阶段,许多话都是想说就说了。如果这时候老师批评他们,指责他们,他们心里就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就不再敢于表达,表达的积极性以及和老师交流的积极性也会受挫。我以宽容的心态、师生平等的态度对待她说的话,保护了她表达的积极性,让她表达的积极性没有受到影响,同时也为其他学生今后敢于表达营造了一个温暖的氛围。
三、善用肢体语言,传达温暖态度
进入复习阶段,默写几乎是天天都会上演的固定曲目。而将默写中出现的错误改正并再次收上来进行二次批改,则像是治疗牛皮癣一样,任重且道远。每次默写发下去后,总有那么几个滑的像泥鳅一样的学生和老师斗勇斗智,不是趁老师不在教室里就跑出去玩,就是呆在教室里死活不改错,东瞅瞅,西看看,就是不动笔……而最近的两次默写改错,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好多孩子包括那些“滑泥鳅”们,也都开始积极改错起来,甚至当天发下去,当天就改完交上来了。好奇怪啊!是他们突然觉悟提高了,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还是我做了什么让他们奋进了吗?
后来有一天,发下去的默写又早早地收了厚厚的一摞。我想:是什么让孩子们变得积极起来了?却仍然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学生把默写改错交了上来,我抚摸着他的小脑袋对他说:“今天你又是积极的一个哦。”电光火石间,突然想起来,我曾经摸着好几个孩子的头,对他说过:“孩子,你今天改错比较积极哦。”貌似从那以后,孩子们就变得积极起来了。我悄悄地问这几个孩子:“你们现在改错为什么这么积极了?”几个孩子不好意思地挠着脑袋说:“我喜欢你摸着我的头和我说话。默写改错交的早的话,我们可以直接交到您手里,您还会抚摸我们的头。”“你摸我的头的时候,我感觉很幸福。”抚摸孩子的脑袋,一个简单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喜欢,让他们沐浴在温暖中,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自此后,我不断摸索、尝试各种方法,让学生在感觉到温暖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真诚赞扬学生,让学生体验“我能行”的快乐
成功的体验,能恢复学生的心理资源,让学生的心理资源保持充足。当学生的心理资源越充足时,他的意识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质量就越高,投入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就会更高。一个班级里,总是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有的学生善画,有的学生善跑,有的学生善表达,有的学生善考试。如果教师用同样的标准去评价所有学生,则会有很多学生失望,心理处于消极状态。在看过任俊教授写的《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中关于温暖教育的内容后,我在班级里就通过夸赞活动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班里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叫小崴,他的成绩不好,喜欢看电视、玩手机,很少能完成作业,上课爱捣乱,其他任课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也不以为然,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我专门为他举行了一次主题活动:“大家都来夸夸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用真诚的语言大声地夸一夸小崴,夸奖的范围可以涵盖技能、优点、习惯、爱好、品质等各方面。我让小崴站在讲台上,首先夸了他一句:“我看到你帮助小佳拿餐盒了,我看到了你的乐于助人。”小潇走向讲台,看着小崴,真诚地对他说:“你在我需要橡皮的时候,主动地借给了我,你真好。”小崴不好意思地笑了。小贺站在座位上,对小崴说:“我那天看到你在下课的时候写作业,别人都玩去了,只有你在写作业。”……学生一个接一个站起来,大声地、真诚地夸了他,小崴的嘴角一直翘着,说不出的高兴。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让小崴找到了自信,感受到了大家对他的关注和集体给予的温暖,激发了他积极的、正面的能量,在后来的好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表现可圈可点,有了明显的改进。当然,小崴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我在后来的教育中,也曾不间断地表扬过他,也曾让同学们私下里去赞扬过小崴。在同学们和老师的赞扬中,小崴渐渐变了,他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少,完成作业的次数越来越多,调皮捣乱的时间越来越短,认真听课的时间越来越长……小崴的表现,逐渐稳定了下来。
赞扬,不仅仅适用于某一个学生、某一个场合,它适用于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随时随地真诚的赞扬,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处于一种温暖的人文环境中,学生们有了更多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心态平和,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变得更高了。
现在,我可以回答我一直思索的问题了: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师发自内心而不是虚假表象地爱学生,宽容而不苛刻地对待孩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让学生在赞扬中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集体的温暖……如此等等,让教育有了温度,不知不觉中,教育就随爱潜入心,润生细无声。让温暖的教育,宽容的教育,爱的教育,春风化雨般,飘洒进学生的成长之路中,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知时节的好雨,是我的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