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30日
母亲的严与慈
阅读数:581
□卫子琦
以前记忆中的母亲是一个严厉甚至苛刻的人,在家里我最害怕她。
自我上学以来,母亲对我的学习一直要求很严格,不仅卷面要整洁,而且不能有半点马虎。一旦我的作业里有因为粗心造成的错误被她发现,我总免不了受到一顿严厉训斥,有时候还会有皮肉之苦。这使得我每次作业和考试都很小心,生怕有不细致的地方。母亲尤其重视我的书面表达能力,要求我常写日记和作文,每一篇她都会检查和批改。母亲给我批改时,我在一旁等待,那段沉默的时间紧张又难熬。我的习作里很少有她满意的,一两页的作文,每次批改完都是满篇红色的修改符,从结构到语言都被批评得一无是处。有时她看得实在生气,就会撕掉要求我重写。这样的经历着实给我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母亲很少表扬我。在她的严厉督促下,我的成绩一直很好。初中有一次考试,我考了全年级第一名,第二天上午要开家长会,班主任告诉我会让我的家长单独发言。我知道后很得意,急切地盼望着家长会早点结束,等着看母亲开会回来后的反应。终于等到她回来,谁知她仍是一脸严肃,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以后还得努力,别骄傲”,就转身进厨房了。我虽然失望至极,但我知道,这已经是一句难得的表扬了。
母亲也重视培养我的生活习惯。自记事以来,她几乎不会给我买膨化零食,她觉得多吃水果比那些有营养得多。小学和初中,学习上有什么需求她都会满足我,但从不给我零用钱,她希望我懂得节俭,不胡乱花钱。每次吃饭,好吃的饭菜总要先留给姥姥,然后才夹到我的碗里。姥姥喜欢吃点心,母亲每次买了点心都会叮嘱我给姥姥留着,不要自己吃,“将来你吃的日子还在后头”。
严母的印象一直贯穿我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直至读高中以后,这种印象才发生了变化。自高中起,我开始到外地求学,学校是全体寄宿制,每个月只有不到一天的月假,而且路途遥远,于是我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每次放假前是母亲最快乐的时候,提前好几天就买下各种肉和菜,等着我回来给我做。而每次开学前又是她最失落的时候,提前好几天就会开始给我收拾东西,水果、衣服、床单……几个书包和行李箱逐渐被塞得满满当当。她经常收拾收拾着,就一个人回到房间里关上门,不一会儿屋子里就传来哭声。我跑进屋去,总看见她坐在床头抽泣,满脸眼泪,像一个委屈无助的孩子,看着让人心疼。那个时候,我忽然发现母亲不再是以前记忆中严厉强势的样子,原来她也是一个需要被保护的小女孩。
出发那天,母亲会送我坐上长途汽车。车子开动,缓缓前行,我回过头看见她仍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朝我的方向望着,风吹动她零乱的头发。那一刻我发现母亲竟然如此弱小,如同一颗刚刚栽下的小树苗。经过繁琐生活的消磨,悠悠岁月的侵蚀,她再也经不起什么风波了。我一阵心酸,不禁落下泪来。汽车渐行渐远,母亲的身影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在茫茫的人群之中。那一场景,永远在我记忆里定格。
自那时起,直至上大学、读研,每次电话里母亲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学习,而越来越多的是我的生活情况。她常叮嘱我要好好吃饭,别怕花钱,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每次电话里总觉得母亲唠叨,可一放下电话,眼前总浮现起母亲瘦小的身影。每当孤独或遇到挫折的时候,想起母亲的话,顿时倍感温暖。
成长的路上,我受到了不少师长、同学的认可与肯定,这些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常想,是母亲严格的要求和温暖的疼爱,培养了我勤奋、严谨、谦逊、节俭等诸多品质。她用言传身教教育我努力成为一个善良和大写的人。回首向来萧瑟处,成长之路是沉甸甸的,但对于满怀期待的母亲来说又何尝容易。我庆幸成为了现在的样子,也庆幸有母亲一路的教育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