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8月23日
与古为徒
——孙远继学书之路
阅读数:770
□尹秋顺
孙远继,江苏丰县人,学书近二十余载,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专业,获硕士学位。与其同窗七余年,深知其学书态度和作品风格的变化。与他结识是14年秋季本科入学时,为人谦逊礼貌,同为书法专业同学,其扎实的书法基本功令诸多同学称赞,一次偶尔机会,围炉夜谈,了解其学书经历及取法对象。本科四年的学习时光转瞬即逝,他刻苦努力的学习态度也深深影响了我和同学们。之后,我和远继又同时考入天津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研究生,共同学习三年有余。在本科与研究生七年的共同学习中,见证了他对于专业的努力和成长,参与了他作品风格的想法和变化。对于他的学书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本科前的学习。据远继所说,他之所以学习书法是因为幼小时受到阿姨的影响,他的阿姨于08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每年寒暑假期间,远继都会跟随阿姨去杭州学习,与其说是学习,我认为更多的是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杭州浓厚的书学氛围和文化底蕴使得每位学书者耳濡目染,加之阿姨对他书法专业知识的培养,使得远继对于书法的基本功非常坚实。学习书法,取法相当重要,“与古为徒”正是他所坚守的学习方法之一。本科之前,远继楷书主要学习颜真卿和褚遂良二位书家,隶书学习汉隶,如《礼器碑》、《曹全碑》,而行书主要学习二王一脉。取法正确加之日复一日的练习使得他对于书写技法和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第二阶段是本科的学习,相较于考前阶段的学习,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更为系统和严谨,但本科阶段仍然以基础为主,篆、隶、楷、草、行以及书法理论的知识均要学习,远继对于每种书体都认真钻研,不会因个人喜好而区别对待,认真打磨每一幅作品,做到取法有度。如果说本科阶段是基本功的练习,那么远继在这时已经开始在作品中能体现自己的想法,非常清楚的记得其大二期间的一幅中楷作品《庄子逍遥游》,从选择纸张到确定形式再到落款,每一步都深思熟虑,其间多次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最终作品完成的相当成熟,并受到诸多老师的称赞。对于他这种对每个细节都仔细推敲的精神,我非常敬佩!四年的同窗生活虽然非常短暂,但过程是非常美好且充实的,随着越来越深入的了解,我和远继也成为无话不谈、共同努力的知己。
第三阶段是研究生期间的学习,19年秋,我和远继同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硕士,师从同一导师。记得入学时,导师与我们聊天,让我们选择今后主要想学习的方向,我与远继不谋而合,选择行草书创作。关于行草书的学习,是一个相当庞大的课题。行、草字的风格千变万化,作品一气呵成,偶然性和创新性占据相当主要的地位,但离不开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和对于作品气息的把握。远继性格谦逊温和,在作品中也体现出徐徐清风,不急不躁。虽不是大起大落的风格,但也别有一番滋味,如谦谦君子一般。对于草书来说,符号化的线条和点画支撑着整幅作品的筋骨,他将篆书线条融入草书作品,使每个线条圆厚遒劲,视觉冲击力极强。在创作之前,他总是能有较为新颖的想法,而并非机械性的书写,这种想法我认为和他之前见识广博是密不可分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术之路,于远继,于我来说,才刚刚开始,虽然现在在不同城市,但也经常交流和学习,我深信,以他对于专业的追求和孜孜不倦的态度,定能在书学之路开辟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