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0月18日

《古今风谣》里的民情民意

阅读数:35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代嘉靖年间的才子杨慎的这首《临江仙》,早已随电视剧《三国演义》传唱大江南北。但其实杨慎一生著作颇丰,值得关注的作品绝非只有这首怀古之作,比如他还编撰过一本中国古代民谣集,整理了从上古到明代嘉靖时期的280多首民谣,是为《古今风谣》。杨慎的博学与史才,在此书中得到充分展现。

上古时代就有民谣,如“立我臣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谣最早见于《列子》,杨慎将它收入《古今风谣》,是为全书第一篇。这段民谣的背景,是尧微服私访到一个名叫康衢的地方,听到有孩童传唱此歌谣,这正是圣人之象,只有天下太平、百姓富足的时候,民间才会传出这些声音。因此,“康衢”再后来也被引申为四通八达的道路、国泰民安的景象等意思。杨慎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民间情绪,将它录入书中,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儒家传统知识分子的情怀,对尧舜之世也是十分向往。

《古今风谣》的内容越往后,讴歌式的民谣越来越少,多为隐喻、预言,反映了普罗大众对政治的朴素理解和想象。如春秋晚期的民谣“梧宫秋,吴王愁”,这六个字很生动地隐喻着吴越战争中吴国的失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复仇,吞并吴国。战国后期有民谣“秦为笑,赵为号。以为不信,视土上生毛”。这便是秦国攻灭赵国的民间预言,当时赵国连吃败仗,损失惨重,长平之战后再无力与秦国抗衡,最终被灭。天下一统,已成大势,秦灭六国,也只是时间问题。老百姓对此看在眼里,明白在心里,但有些宏大的话题,他们是不敢公开谈论的,只能通过民谣或童谣的形式来表达、传播。

不过,当时还流传着民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大概是楚国人传出的,他们有强烈的反秦意识,只要还有一口气息,都要找秦人复仇。这一观念伴随民谣在大江南北流传,到了秦始皇在位后期,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起兵反秦的陈胜、项羽、刘邦都是原来的楚国人,从某种意义上讲,秦国最后确实是被楚国人灭掉的,再次验证了民谣的“准确性”。或许正因此,杨慎才将这条著名民谣录入书中,并将其视为时代风云变幻的一个重要隐喻。

汉朝有多个著名民谣,多为老百姓议论天下时的隐晦表达。如西汉成帝时,有民谣“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里面很多“燕”字,还有“飞”字,就是在讽刺汉成帝宠幸赵飞燕而耽误政事。到了东汉末年,讽刺董卓祸乱朝政的民谣更有名:“千里草,何青青?十曰卜,不得生。”杨慎解释,“千里草为董,十曰卜为卓”,后来由于这段民谣浸润三国故事,名气更大,堪称知名度最高的古代民谣之一。

杨慎在《古今风谣》里也记录了不少魏晋时期的民谣。西晋末年,匈奴南下,中原大乱,有民谣“天子何在?豆田中。”这又跟真实的历史对上了。《晋书》有记载,“至建兴四年,帝降刘曜,在城东豆田壁中”,说的就是西晋末代君主愍帝司马邺向汉赵皇帝刘曜投降,西晋灭亡。后来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诸多割据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战乱频频,老百姓苦不堪言,民谣也变得更具讽刺意味了。隋唐之后,民谣虽多,但几乎都是批评、讽刺之声,老百姓通过民谣来表达不满,明君能从民谣中寻找政事的不足,而昏庸之君则毫不在乎民谣。

不过,历史的走向,最终还是由普罗大众决定的,民心向背决定一切。如果民谣中出现了百姓悲苦的声音,说明在浮出水面的声音之下,还压抑着大量无法言说的无奈。比如,唐朝末年就有民谣“草青青,被严霜。鹊始巢,复看颠狂”,从表面意思来看,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好的景象。后来的五代十国乱象,大概也在此埋下伏笔了。

杨慎对于宋元以来的民谣,有选择性地收录了一些比较经典的内容,如反映靖康之变的这条:“喝道一声下阶,齐脱了红绣鞋。”杨慎还解释道,这是“后金人入汴,宫人皆驱逐北行”的历史。元朝也有一些比较经典的民谣,如“皇舅墓门闭,运粮向北去。皇舅墓门开,运粮向南来”。这段民谣看起来有些莫名其妙,但结合其他史料,就能明白了。元人陶宗仪在记录宋元历史的《南村辍耕录》一书中有言:“河间路景州蓨(tiáo)县河浒一土阜,相传为皇舅墓。自国家奄混区夏,即有谣云:皇舅墓门闭,运粮向北去。水淹墓门开,运粮却回来。”这里的蓨县,正是此民谣的诞生地,大概位于今天衡水市景县。

耐人寻味的是,杨慎还记录了“本朝”的一些民谣,如洪武年间的民谣“胡胖长,官人不商量”、正德年间的民谣“马倒不用喂,鼓破不用张”、嘉靖年间的民谣“前头好个镜,后头好个秤。镜也不曾磨,秤也不曾定”等。杨慎编撰《古今风谣》的做法,或许跟古代读书人常有的“考据癖”有关,遍寻各种史料,只为著成一书。但他的心思不仅如此,还在于以史为鉴,告诫世人要体察民情民意,从民谣中看到百姓所思所愿。在细微考据中都能心系天下,这或许正是杨慎能写出《临江仙》的“底气”吧,这不仅是回望历史的慨叹之气,也是直面历史镜鉴的浩然之气。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