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又逢冬至吃饺子

阅读数:276  

□金玉梅

我喜欢初春的树,盛夏的风,深秋的雨和冬至的雪,更喜欢冬至时母亲包的荠菜饺子。“腊梅迎雪开,又是一年冬至来。”冬至到,腊梅迎着雪花开放,便意味着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人们开始进入数九寒天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在那个“千里冰封,寒风凛冽”的日子里,九九消寒歌和九九消寒图,带给了人们无限的乐趣,也让人们对春有了更多的期待。

民谚有“肥冬瘦年”“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等说法。在淮安,冬至这天,家家户户不仅要做丰富好吃的美食,还要吃家人亲手包的饺子。

听老辈人讲,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与东汉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舍药救人的事迹有关。相传张仲景返乡时恰逢冬季,因见乡邻饱受饥寒,冻烂双耳,他便将羊肉、胡椒和驱寒的药材熬成汤,继而将煮熟后的羊肉、药材切碎,用面片包成耳朵状的“娇耳”,将其煮熟后分食。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求药的人们吃了“娇耳”,喝了“驱寒汤”后,身体立刻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也被治好了。久而久之,“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便流传开来了。

冬至吃饺子主要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让后人不要忘了“驱寒娇耳汤”之恩。后来,又被流传成了传统的祭祖节日。

说起冬至吃饺子,我最怀念的还是母亲包的荠菜饺子。每年冬至前几天,母亲就会到家后空旷的田野里挖一些荠菜回来。入冬的荠菜没有春天的嫩绿,没有夏天的深绿,没有秋天的淡黄绿,只有枯黄的草木色。我问母亲:“这样的荠菜还能吃吗?”母亲很自信地说:“当然能吃!”母亲把荠菜洗净,放入锅中的开水里烫一烫,再立马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被烫过的荠菜像被开水施了魔法,开始耍酷,玩起了“大变身”的魔术游戏。一瞬间,它由枯黄色变成了碧绿色,原来它是想把春天藏在了身体里啊,它是想要把春天的绿色,随着冰雪带入温暖的大地妈妈怀抱里吗?它是想和大地妈妈团聚吗?还是说它在告诉我们:春天温暖的脚步正朝着我们缓缓走来?我不得而知。

我只知道,当母亲把烫好的荠菜捞出时,拧干净水分、切碎,放入搅拌好的肉馅中,加入调料继续搅拌均匀。随后,我们一家人围坐桌旁一起包饺子。母亲包的饺子又多又好看,一个个弯弯的半圆形,像天上的月牙一样。我问母亲:“饺子为什么是弯的?”母亲笑着说:“弯弯顺,弯弯顺,人走的路是弯的,祝福每一弯处都顺畅,寓意一帆风顺!”“哦,我明白了。”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更喜爱母亲包的饺子了。

母亲把包好的饺子,纷纷下到开水锅里煮。不一会儿,饺子就熟透飘了上来。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像个小胖子一样,挺着大肚子,模样十分惹人喜爱。骤然,我肚子里的小馋虫也立马被勾了出来,忍不住伸手去抓一个放嘴里品尝,味道真是美极了。那香味让我格外留念,至今回味无穷。

后来,我离开家到城里上学。我在学校食堂和附近的饭馆都吃过饺子,但总感觉没有年幼时母亲亲手包的荠菜饺子好吃。人间烟火,家人围坐,灯火可亲,那份温情让我倍感家的珍贵。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又是一年岁寒冬至到,我家墙角的腊梅花,正顶着严寒的风雪,悄然开放,暗自流香,就好像当年厨房里母亲煮熟的热气腾腾的荠菜饺子飘出的香味,在漫长的冬日里,最暖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