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03日

用炽热的激情点亮小城未来之光

马驰:返乡创业种草莓 甜了生活富乡邻

阅读数:308  


开栏的话: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一条自己时代的奋斗之路,而城市则承载着青年们前行的梦想与征程。让我们的城市成为青年的温馨家园,让青年们在城市中尽情施展才华。为加快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让青年们与城市共同成长、共创辉煌。现开设《小城新青年》专栏,与您共同见证一个个有志青年,他们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家乡的发展脉搏,用炽热的激情点亮了丰县这座小城的未来之光。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徐剑峰 周扬 蔡承哲)新时代的新青年心怀山海,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中扎根乡村,逐梦田园。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徐州沁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马驰的故事。

马驰,今年30岁,现任徐州沁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是一名承包1000亩土地的新农人。截至目前,已经经营水果采摘七个年头。谈起自己的创业路,马驰说还要从2017年说起。对青年而言,基层乡村是历练才智的广阔舞台,投身乡村振兴大舞台是青年人绽放才华的大好机遇。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马驰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准备种草莓,发展农业。包地、盖大棚、买苗、栽苗一气呵成,马驰还雇了几个当地的农民当工人,很快,马驰的草莓种植园顺利地经营起来,万事俱备,就等着它挂果挣钱了。

可天不遂人愿,没几天,满怀希望的马驰看到自己种植的草莓苗全死了。他赶紧联系了种草莓的同学,同学看了马驰拍的视频后判断,是浇水没浇好,草莓苗根部缺水旱死了。当时马驰的心里就凉了半截儿,他百思不得其解,这都是按照同学教的方法浇水的,哪里出了问题?

后来,当地有经验的农户告诉马驰,很有可能是土质不同,外地是黏土,咱这边是沙土,用他那个方法栽苗,根固定不住,所以浇多少水都没用。找到原因后,马驰迅速调整心情:“细节决定成败,总结经验继续干。”他赶紧补苗,并让当地有沙土种植经验的工人,把苗按照他们的方式栽了下去。终于,草莓苗成活了!

可因为这次意外,预算加大,马驰的资金出现短缺,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团县委的工作人员在一次走访的时候聊到有“青年创业贷”这个帮扶资金,马驰一次性贷了10万块钱,解决了燃眉之急。

经历了一次次考验,马驰抖擞精神,更加用心地经营草莓种植园。星光不负赶路人,那一年草莓的收益很好,两个大棚十几亩地,马驰挣了8万块钱,拥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笔收入。

回想那一刻,马驰感慨地说:“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当我用汗水浇灌这片土地,而它又实实在在给我回报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安全感,也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

随后马驰又扩大了种植面积,不光有草莓采摘,还增加了桃子和葡萄,并于2020年成立徐州沁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如今,马驰的公司采用独特的生产管理方法,主要以采摘新鲜白草莓、橙草莓为主,每年研发培育脱毒草莓苗200余万株。

近年来,马驰先后荣获丰县第二届乡土人才称号、“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徐州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徐州青年五四”奖章、丰县第四届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大赛标兵类一等奖,2020年3月荣登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遍地英雄”栏目,给全国观众讲述着自己和村民们一起艰苦创业种植草莓的故事。

创业成功不忘乡亲,心怀感恩回报家乡。2023年3月,马驰和村民达成了一致,大家共同发展草莓产业。

截至目前,共有150余户村民加入到了马驰的队伍中,团队大棚总数约600余栋,由马驰统一管理,教给村民种植技术,一起种植一起收购,共同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