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03日

手握双减之线,放飞新教育之鸢

阅读数:343  

□丰县实验初级中学小学部 薛芬芬

新教育像一股轻柔的风,风里弥散着爱和理想,携裹着希望和成长。双减是一片沃土,把爱和理想,成长和希望种在这片土地上,这注定会是一场教育的丰收。而我已荷锄走在丰收的路上。

双减是在做减法,新教育是在做加法。

朱老师在21届新教育年会上说:“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最基础、最关键、最有效的一个行动领域。”因此,从接触新教育伊始,我们就积极创建了班级图书角,为同学们提供了小小的阅读天地。刚开始的阅览角比较简陋,是一张临时的课桌,上面是我和孩子们带来的绘本。就是这样一个简陋的阅览角,打开了孩子们阅读的大门。一到下课,书桌前就围了一圈小脑袋,大家都去挑选自己喜欢的书。有时还会围在我的身边让我给他们讲绘本上的故事。我们都很喜欢这种休闲的时光,有书、有爱、有陪伴。在减去课业的负担中,在增加阅读的时光中,彰显着教育的真谛。

双减是卸下负担的船,新教育是为船扬起的帆。

有了阅读小天地,给心灵找到了归宿的同时,我们的晨诵、午读、暮省活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晨诵主要是以《日积月累》《读读童谣和儿歌》这两本书为主,里面包含现代诗歌、经典荟萃、千古诗词、中华成语、童谣、童诗等内容。伴随着早晨优美的铃声,我说:“孩子们,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是读书最好的时间,让我们捧起书本,放声朗读吧。”孩子们都拿出自己的书,快乐地读起来。用诗歌开启美好的一天,让孩子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到舒展和灵动。为了提高晨诵效率,增加晨诵的趣味性,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班上了一节晨诵的教研课,读的是经典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在20分钟的晨诵课上,孩子们通过自由朗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加动作读以及游戏等多种朗读方式,不仅当堂落实了背诵,还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让他们明白了:原来每个字眼里都藏着一个小动作,一个小游戏,一份小快乐!阅读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情呀。这节课也让我明白了:创设情境,师生共读,把最美的诗歌给最美的童年,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

在灿烂的午后,伴随着悦耳的广播:“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那样,把人带向远方。书是甜的,打开书本静静阅读吧。”孩子们进入了静谧而美好的午读时光。一个个小小的人儿,桌上铺着一本本书,小小的手指头在字里行间跳动,像是在弹奏,只不过奏出的是知识的乐曲。那专注的眼神儿,投入的样子,笔直的身板,不由得让我感慨:你们读书的样子,才是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暮省更有趣,孩子们白天读过的诗词或者是绘本,晚上回家可以再回想一遍,可以用一句话讲述,对于形式,没有过多的要求,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天马行空,说出来,画出来,表演出来都行,目的是给孩子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表达能力、总结能力。如果要求高了会带去压力,要么成了孩子们的负担,要么孩子不能独立完成,成了家长的负担,这样暮省的意义就不大了。反而是放开要求,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学习变得简单,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就会有不简单的收获。

减是为了不减,阅读是“说”的积淀。

有了阅读的积淀,渐渐的同学们有了分享的欲望。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培养卓越口才,我们约定在午读后留出时间,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刚开始的分享比较简单,能说出来多少就说多少,哪怕是上台后只说出了一本书的名字,我也会给予肯定和表扬。渐渐的,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每天的午读分享队伍中来,他们眼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脸上带着快乐的笑。这是坚持阅读的力量,更是勇于表达的体现。正如新教育所倡导:“以说练写,最后实现出口成章的目标,在不增加学生、父母和教师任何负担的情况下,实现听说读写的系统性迅速提升。”午后分享,练习口语表达,既避免了学生的机械背诵,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学校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并且把阅读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专门举办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朗诵活动。同学们踊跃报名,为了在朗诵比赛上展示风采,更加积极地朗读,稚嫩的声音,成了教室里最“动听的音乐”。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的读书热情空前高涨,那一张张自信的脸庞,一句句顿挫悠扬的话语让我看到了读书带来的改变——有了阅读的孩子,他就有底气,就很从容,就有自信,就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读促学,以读启智,以读立信,这就是双减与新教育的完美结合,也是我校教学中的方向。

播下新教育种子,在“双减”中孕育希望。

朱老师说:“新教育要以教师的发展为逻辑起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在这种思想浸润下,我除了积极响应十大行动之外,还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并且一点点改变自己的观念,优化自己的管理方式。开学伊始,我们班孩子并不喜欢背书,每次都有同学不会背。批评有之,奖励有之,但收效甚微,这时候的我既焦躁又无奈。后来我就换了一种方式,用自身去影响孩子们。我不再强行让孩子们去背书,那样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我开始用自身去影响他们,我把《唐诗三百首》《经典诗词》等书放在孩子们中间,利用下课时间让他们去翻阅,并夸下“海口”,只要对我说出古诗的名字我就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刚开始孩子们半信半疑地向我提问,随着我脱口而出的背诵,他们看我的眼睛里闪烁着星辰和大海。我知道,那是对自己老师由衷地喜爱和钦佩。趁此机会,我就和他们约定,谁提问老师古诗,老师就提问谁课文。学生的热情被点燃了,争着和我比赛。这样一来,我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不会背书了,他们已经把背书当成了比赛游戏,我也把提背当成了促进师生关系的游戏。看着孩子们读书的热情这么高涨,我还给他们约定每天晚上读书二十分钟。每天晚饭后我都会把自己读书的照片发群里一张,无需多言,孩子们就会竞相模仿,捧起书读一读。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唤醒孩子的阅读热情,鼓舞孩子的口语表达,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身教胜于言传,润物于无声之中。坚持阅读,用共读筑共情,以共情谱人生。

不管新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将会怀揣新教育的理想,践行新教育理念,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勇于承担身为教师的责任,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守护着最初的纯真愿望,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正如朱永新教授希望的:亲爱的新教育同仁们,滴水穿石的成就,只问耕耘的精神,高于命运的理想,历史选择的天时,花开处处的地利,八方护持的人和,犹如一张张鼓起的风帆,将我们推到涨潮的海上。世事常呈波浪式起伏,世事难逃潮涨潮落的规律,让我们把握属于我们的机会,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随潮而歌,踏浪而行。

不管双减之舟的最终港湾是哪儿,我都会满怀教育理想,更新教育方法,关注学生心灵,重新建构高效课堂。双减也让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更多地关注到学生,尤其是我教的低年级,更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打下好的基础。总之要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去。

当新教育和双减珠联璧合,就是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修正,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高效。我相信在爱和理想里,成长和希望里,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开出色彩斑斓的花。借用电影《老师·好》中的一句话: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你们,让我有了这段最美的、幸福的、完整的时光。你做快乐的学生,我当幸福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