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7月31日
守望新教育,做幸福的引路人
阅读数:568
□丰县师寨镇中心小学 刘艳敏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而岁月却是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转眼间我已在这方三尺讲台上工作二十余载。在这二十余年里,我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值得赞颂的大作为,但我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永不改变的育人初心,更有和学生难分难舍的情缘。我喜欢他们,热爱他们,感激他们,是他们的童真与欢乐、问题与好奇、成长与进步,让我体验到了我的职业魅力并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自从朱永新教授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从此新教育就如一缕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我们学校也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进行新教育实验,我和几十个孩子就如跨上了一辆幸福列车,迎着新教育的朝阳去追求理想,驶向幸福的远方。
一、向着朝阳,开启晨诵之旅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晨曦初露,书声琅琅,美好的一天从晨诵开始。回首一年来的晨诵之旅,有收获也有几分困惑。记得刚开始上晨诵课时,我只是让学生大声的有感情地朗诵出来即可,学生感觉很有趣,很投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趣味感没有了,孩子们就有些兴意阑珊了。于是,我又悉心研读《新教育》这本书,这才悟出,晨诵不仅仅只是诵,它是一种仪式,是让我们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与黎明共舞的仪式;是让灵感的花朵迎着初升的太阳绽放,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而且晨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一种与朝阳共舞的生活方式,进而体验诗歌所传达的情怀和美感。后来,每天早上,我就会带领几十名孩子,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互相激励。诵读冰心奶奶的的儿童诗《雨后》,感受孩子们童年的纯真;诵读金波的《春的消息》,感受春天风光的美好;诵读四大名著,感受千古绝世的智慧……学生们的生命也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心灵得到唤醒。
二、各尽所能,缔造完美教室
教室是学生们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而班级文化又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缔造完美教室,创造生命传奇,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每个学期都要组织班级文化建设评比。瞧,我们班的孩子们为建设美丽、和谐、文明的班级在积极精心准备:田雅萱从家里端来了葱郁的绿萝,陈晴拿来了爷爷的书法作品,活泼机灵的常家昊搬来了一盆可爱的小金鱼……我们每天在教室里看着不断生长的绿植,看着自由自在游泳的金鱼,感受到了生命的无穷魅力。教室东西两面的展示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优秀作文、书法作品、手抄报和手工制作,这些都是他们共同成长的生命旅程见证。后面的图书角上摆满了各种书籍,以绿色为基调,每当孩子们至此借阅图书,就仿佛置身于花的世界,博闻强识的同时又赏心悦目。丰富多彩的教室文化布置,不仅益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还能吸引孩子们的目光,留住他们的脚步,激发浓厚的求知欲。
居里夫人说:“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金色的梦,然后再把这个梦变成现实。”新教育是我们共同的金色梦想,而缔造完美教室,就是我们把这个梦变成现实的必经之路。希望这间教室,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看见,为每一个生命插上翅膀,让每一颗星都闪亮。
三、社团开放,丰富金色童年
从去年开始,每周三、周五的下午,是孩子们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了,因为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社团活动课程。看,足球场上的孩子们踢得多起劲呀,个个成了踢球高手。操场上一群女生正在进行踢毽子比赛,舞蹈房里翩翩起舞的“小仙女”们即使累得汗流满面也不愿意停下来休息,嘹亮激昂的歌声伴着优美的旋律在整个校园上空回荡。嘘,看这群心灵手巧的孩子正在魏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做着各种手工:彩绘葫芦和蛋壳、编织袋粘贴画等。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美化了校园环境。一群小演员们在时老师的指导下正在慷慨激昂地排练课本剧,既传承了革命先辈理念,又让孩子们在切身体验的过程中,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象棋小选手们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棋盘的常识和走法,以及各个棋子的运用和布局,每次活动,都展现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和谐、乐学的行为。“小荷才露尖尖角”,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课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有信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经过社团活动变成更好的自己。
四、书香阅读,润泽健康心灵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朱永新认为,人的精神发育和个人心灵的成长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阅读书籍,而阅读又是一个孩子拥有美好童年的基础。它可以为孩子带来开阔的视野、思考的能力、非凡的勇气、和对世界的热情。尤其对很多乡村的孩子来说,阅读能让他们在物质世界被暂时限制的情况下,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说,书香阅读,不仅仅是一项“花”的事业,更是一项“根”的工程。
首先,开展阅读活动,各年级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结合课堂教学的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从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方法等各方面给予考虑,以避免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次,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开设兴趣启发课。最初老师要详细了解一下学生平时都读过什么书,读了多少书,有什么收获。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阅读兴趣的侧重点不同。高年级的学生喜欢读的主要是历史故事、寓言、文字优美的散文、情节曲折的小说等。而低年级的孩子,则喜欢读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通过介绍相关古今中外典故,名人传记,格言警句,让学生认识阅读的重要意义,进而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2)兴趣转移法。从电视、电脑这个社会热点着眼,利用小学生在这方面的热心,适时地引导他们读一些高质量的书。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现在都已经改编成了电视剧,教师可以恰当引导,促进学生阅读名著。还有,就是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名家名篇的节选,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学习原著中去。
(3)倡导课外阅读,组成小小图书角。每位同学可以自愿拿出自己的一本两本课外书,通过“献一本我最喜欢的书给你给她”的活动,组成了班级“小小图书角”,要求学生先自读,后推荐,再通过评比“书香少年”,不仅营造了人人都喜欢读书的良好氛围,而且学生的读书热情也日渐高涨。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共读一本书,共写心灵真诚的话语,让老师和学生进行零距离沟通。同时,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还可以兴高采烈地共同探讨自己对一个故事的理解和体会,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学会了分享。
五、共写随笔,促进自主成长
新教育倡导“师生共写随笔”,我抱着试探的心态问孩子们,是否愿意参加这个活动,没想到孩子们十分乐意,也表示很期待。于是,在一个宁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教室,为这个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温暖。我和孩子们决定开展一项特别的活动——“共写随笔行动叙事”。我们坐在书桌前,各自准备好纸笔,然后开始了我们的创作之旅。我们决定,每个人轮流讲述一个自己的故事,然后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叙事。一个孩子首先开始了他的叙述。他讲述了自己小时候在乡村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些与小伙伴们追逐嬉戏、捉蝉捕鱼的快乐日子。他的描述充满了童真和怀念,让我仿佛也置身于那个充满阳光和笑声的乡村。接着,我接过话题,开始讲述我在城市生活的点滴。我描述了自己在繁华都市中的成长经历,那些追逐梦想、努力奋斗的日子,我的故事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我们的故事在交织中逐渐展开,彼此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在文字中交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共写随笔行动叙事,我们不仅分享了彼此的故事,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对方。我们的心灵在文字中得到了沟通和交流,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我们完成最后一个字时,我们都感到非常满足和幸福。我们知道,这个共写随笔行动叙事的过程不仅是一次创作,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如果说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的话,那么写作其实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这句话告诉我们,师生要共写随笔,因为教育随笔不仅仅是练笔,更是心灵的对话。对于学生而言,写随笔不仅可以倾诉心中的秘密,记录自己成长的轨迹,还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而教师笔耕不辍,不仅可以记录教学中的思考,还可以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无论是我们教师还是学生,只要我们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必将终身受益。在写随笔的过程中,师生可以共同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自主成长。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青春;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激情;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奉献;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是的,新教育也是“心”的教育,它把我们教师的青春、激情、奉献都诠释在了里面,在无数个精彩的收获之日,是新教育给了我最强烈的幸福感,它引导我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享受教育的诗意,享受智慧的快乐。大家都知道,一个老师最大的智慧就是让学生比自己优秀,而一个教育人最大的幸福也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幸福地成长。只要我们用“心”教育,用“爱”陪伴,做孩子们的引路人,在不久的将来,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创造和奇迹,也一定能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