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30日
最美人间处暑秋
阅读数:219
□江初昕
如果说立秋是拉开秋天的序幕,那么,处暑才是真正让人感觉的秋意的凉爽和惬意。处暑虽然也有个暑字,那个暑字与小暑、大暑的暑截然不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指出:“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就是告别炎热,蓝蓝的天空上白云悠悠,秋高气爽一词就是此时的专利。“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处暑的美还在于感觉美。感觉美是人对时光、对自然的享受之美。微微秋风掠过树梢,带来丝丝凉意,就是这样不经意的一丝凉意,让人感觉到了秋意渐浓了。处暑节气到来,也没有明显的分水岭,大家明显感觉暑热淫威也慢慢褪去了燥热脾气,丝丝凉意偷偷袭入,太阳也似乎不那么的刺眼毒辣了,屋外凉爽,屋内更凉爽;行走凉爽,坐卧更凉爽;白昼凉爽,夜晚更凉爽。在处暑的夜晚睡觉那个爽,爽得舒适、爽得甜蜜。一觉醒来,秋阳亮闪在窗外,浑身清爽,精神抖擞,不止是收获庄稼,收获哪种成果也有使不完的劲头儿。真是天凉好个秋,而这美好的秋日当属处暑。
处暑的凉爽不可否认是秋雨的功绩。秋雨虽是雨,却与春雨、夏雨有着本质的区别。春雨降临,未免阴冷,可是一旦雨过天晴,大地处处升温。夏雨骤降,像浇灭了燃烧的火焰,温度瞬间低了下来。然而,野火浇不尽,雨过蓦然升,酷热立即就会卷土重来,并且变本加厉,更甚、更烈。秋雨则不同,下一场降一次温,诚如古人所说,一场秋雨一场凉……
伴随炎热终止,秋天的收获离我们越来越近。“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在收获和时间面前,对经历一个炎热夏天洗礼的我们而言最珍贵的,往往不在于得不到的,也不在于失去的,而在于就在身边已经属于我们的。俗话说:“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来赶集。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干净。”立秋和处暑,都是在阳历八月。处暑时节打枣子,便是农人们最喜欢的节目。我记得,在家乡老屋前有一株高大的枣树,每到处暑,孩时的我和小伙伴便架起高高的梯子,开始摘枣子,边摘边吃,枣子的甜味入了口,润了心。秋来梨飘香,除了枣子,还有雪梨。以前村庄的梨树是村集体的,派人日夜守护。收获的季节如约而至,采摘雪梨就像过年一般热闹,大人开心,我们小孩更是乐不可支,跟随在大人们周边,不是搬长梯就是抬箩筐,大家一窝蜂似的朝马路上走去。只见大人爬上梨树,用绳子绑上小竹篮,摘满一篮,用绳子吊下,地上的人把黄橙橙的雪梨小心翼翼放进箩筐中。采摘的时候,是可以放开肚子吃了,我们挑又大又黄的雪梨,在衣服上简单擦了擦,双手抱住雪梨,一口咬下去,汁水横溢,酥脆甘甜,幸福而满足。两三个雪梨下肚,就已经把肚子撑得满饱了。此时的马路上热闹非凡,摘梨挑梨,端茶送水,忙碌的身影在马路上往来穿梭,小孩子穿插在人群中追逐打闹,说笑声,吵闹声此起彼伏,宁静的小山村洋溢在丰收的喜悦氛围当中。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与收获相伴的是喜悦,之前深切的企盼,洒落的汗水,都在此刻有了丰厚的回报。不过,俗语云“处暑禾田连夜变”,经历了热情盛夏的人们,是不敢陶醉在这秋高气爽的田园风光中的,他们深知“谷到处暑黄”“处暑高粱遍地红”。为了粮食有一个好收成,他们必须在处暑之时加强农作物的综合管理,喷洒农药、浇水灌地、躬耕除草,辛勤的汗水延续着夏天的火热,心中期盼着金秋的丰腴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