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07日

轮椅上的春天

阅读数:84  

丰县宋楼镇中心小学六(1)班 李铭宇

三月的风还带着些寒意,我蹲在柳树下系鞋带时,看见一双布满皱纹的手正颤抖着转动轮椅轮子。轮椅卡在路沿石上,轮子空转发出“咔咔”的声响,像老座钟生锈的齿轮。

“奶奶,我帮您吧。”我跑过去抓住轮椅把手。阳光透过柳树新绿的嫩芽,在奶奶银白的发丝上跳跃。她身上有股淡淡的樟脑味,让我想起住在乡下的姥姥。原来奶奶要去菜市场,可这段八百米的路程,对她而言,却像一场在泥泞中跋涉的马拉松,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

从此每天放学,柳树下总有个穿校服的身影。我学会了辨认轮椅转动的不同声响:轻快的“吱呀”是奶奶要去小公园晒太阳,缓慢的“咯噔”是去卫生所拿药。有时我会蹲着和轮椅上的奶奶聊天,听她讲粮票年代的故事,看皱纹在她眼角绽开成菊花。

渐渐地,邻居小彤加入了护送队伍。她总把书包里的水果分给奶奶,说是“补充维生素”。班上的小胖墩李昊自告奋勇帮奶奶推轮椅上坡,憋得圆脸蛋通红却笑得很开心。我们组成了“雷锋小分队”,把帮助奶奶写进了值日表。

那天暴雨突至,我们举着五颜六色的小伞围成屏障,护送奶奶回家。雨水顺着伞骨汇成小溪,打湿了我们的裤脚,可奶奶的轮椅始终干燥温暖。转角处的迎春花在雨中开得正艳,像无数个微笑的太阳。

教师评语:本文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雷锋精神具象化为日常生活中的温暖场景。轮椅转动的声响、樟脑气息、雨伞屏障等细节富有画面感,使助人过程充满童真趣味。小作者巧妙通地过“值日表”“小分队”等元素,展现雷锋精神在集体中的传递,结尾的迎春花意象更是点睛之笔。全文结构完整,语言清新,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对雷锋精神的生动诠释。

指导老师:周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