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5日
新教育:开启幸福教育生活的密码
阅读数:350
□丰县王沟镇许庙小学 张祥雨
初入教育行业,我和许多怀揣梦想的同行一样,满心热忱,却在传统教育的框架里,渐渐感到迷茫。那些千篇一律的教学流程,生硬的知识灌输,让我越来越困惑: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直到我邂逅新教育,才恍然惊觉,原来教育可以是一场充满诗意与美好的旅程,而“营造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写随笔”这两大行动,便是我开启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密码。
邂逅新教育,点燃心中的光
我踏入教育领域时,学校里的教学模式相对传统,分数似乎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课堂上,我努力将知识一股脑地传授给学生,可换来的常常是他们迷茫的眼神和被动的接受。课后,堆积如山的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在日复一日的机械练习中逐渐消磨。我试图改变,却总是不得其法,内心充满了无力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场新教育研讨会。会上,“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理念如同一束强光,瞬间穿透了我心中的迷雾。而其中“营造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写随笔”的行动方案,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要在自己的班级里尝试践行新教育理念,为学生和自己开启一扇通往全新教育世界的大门。
营造书香校园:在阅读中遇见美好
打造班级阅读角
回到学校后,我迫不及待地着手打造班级阅读角。我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工资,购买了一批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从《小王子》《夏洛的网》到《绿野仙踪》,每一本书都承载着我对学生们阅读之旅的期待。同时,我向学生们发起倡议,鼓励他们把自己家中的好书带到学校,与同学们共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小小的阅读角逐渐成型,虽然空间不大,但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这些书就像一个个充满魔力的宝盒,等待着学生们去开启。
开启阅读时光
起初,学生们对这个阅读角并不太在意,课余时间依然习惯打闹玩耍。为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我决定每天抽出20分钟的时间,进行“每日共读”活动。我会声情并茂地朗读书中的精彩段落,从神秘的冒险故事到温馨的成长小说,用我的声音将书中的世界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渐渐地,学生们被吸引了,他们开始主动围过来,聚精会神地听我朗读。读完后,大家还会一起讨论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就这样,阅读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中悄然种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角借阅书籍,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曾经一下课就喧闹的教室,如今常常能看到学生们安静阅读的身影,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与书中的主人公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开展阅读活动
为了让阅读的氛围更加浓厚,我组织了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每周一次的“读书分享会”成为了班级里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在分享会上,学生们纷纷上台,分享自己最近读过的一本好书。有的学生制作了精美的PPT,展示书中的精彩插图和自己的读书笔记;有的学生则声情并茂地朗读书中的经典段落,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通过这些分享,学生们不仅拓宽了阅读视野,还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书籍。
除了读书分享会,我们还举办了“故事大王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在“故事大王比赛”中,学生们将自己读过的故事进行改编和演绎,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将一个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在“课本剧表演”中,学生们将课文中的内容搬上舞台,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和情感。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书中的内容,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的变化。他们的词汇量丰富了,语言表达更加流畅和生动;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变得更加丰富和细腻,学会了关心他人,懂得了珍惜和感恩。阅读,就像一场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让他们在知识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师生共写随笔:用文字记录成长,迈出写作的第一步
在营造书香校园的同时,我也开始尝试引导学生进行随笔写作。一开始,学生们对写随笔充满了抵触情绪,他们觉得这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任务,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决定以身作则,率先开始写教育随笔。我在随笔中记录每天与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有课堂上的精彩瞬间,有与学生谈心的感悟,也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和改进。
我会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我的随笔,让他们了解我的教育生活和内心想法。渐渐地,学生们被我的真诚所打动,他们开始对写随笔产生了兴趣。我抓住这个机会,鼓励他们勇敢地拿起笔,写下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法。一开始,学生们的随笔内容很简单,有的只是寥寥数语,记录当天发生的一件小事;有的则是对某个问题的简单看法。但我并没有着急,而是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的随笔内容越来越丰富,情感也越来越真挚。他们在随笔中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喜悦,表达对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爱。通过阅读学生们的随笔,我仿佛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有个叫晓萱的学生,在随笔中写道:“老师,我最近很不开心,因为我和最好的朋友吵架了。我们已经两天没说话了,我很想跟她和好,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我觉得很孤单,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看到这篇随笔后,我立刻找晓萱谈心,帮她分析问题,鼓励她主动去和朋友沟通。在我的帮助下,晓萱终于鼓起勇气,和朋友和好如初。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体会到,师生共写随笔不仅是一种写作训练,更是一座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让我们能够在文字的交流中,彼此理解,相互支持。
共同成长的见证
在师生共写随笔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们都收获了成长。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的文字从最初的稚嫩逐渐变得成熟,能够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而我,通过阅读学生们的随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在与学生们的文字交流中,我也更加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从而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
师生共写随笔,就像一本记录我们成长历程的珍贵日记,每一篇随笔都是一个成长的足迹,见证了我们在教育路上的点点滴滴。通过文字,我们共同经历了欢笑与泪水,收获了知识与成长,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阅读与写作:交织的幸福旋律
在践行新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营造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写随笔这两大行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为我们的教育生活奏响了一曲幸福的旋律。
阅读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源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们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句和各种写作技巧,他们学会了如何观察生活、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时,阅读也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文化,从而为写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而写作则是对阅读的深化和拓展。在写随笔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对自己读过的书籍进行思考和总结,将书中的知识和思想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同时,写作也让学生们有机会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和体会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通过写作,学生们不仅能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级共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在读完后,我让学生们写一篇关于自己从书中获得的启示的随笔。学生们的作品让我深受感动,他们从海伦·凯勒的身上汲取了力量,深刻地认识到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有的学生写道:“海伦·凯勒在失明失聪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坚持学习,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我拥有健康的身体,却常常因为一点小困难就放弃。从现在开始,我要向海伦·凯勒学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有的学生写道:“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懂得了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的时光,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这些充满真情实感的文字,充分体现了阅读对学生们思想和写作的深刻影响。
收获幸福,展望未来
回首这段践行新教育理念的历程,我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幸福。在营造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写随笔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一起收获。我们在阅读中领略了世界的广阔和美好,在写作中倾诉了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曾经迷茫的学生,如今变得自信而开朗;曾经困惑的我,如今找到了教育的方向和意义。
新教育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生命的成长。“营造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写随笔”,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充满了诗意和温暖,让我们在幸福完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践行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方法和形式。我希望能够带领学生们阅读更多的好书,让他们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也希望能够与学生们一起写出更多精彩的随笔,记录下我们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我相信,在新教育的引领下,我们的教育生活将会更加幸福完整,我们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